厦门大学材料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被学校列为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重点建设单位,是我国高水平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和高水平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厦门大学材料学科已进入全球材料科学ESI前6.1‱。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23人。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国家级杰出人才8人(含校内合聘和非全职教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获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等。
学院坚持对接国家战略和地方需求,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有高性能陶瓷纤维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表界面工程与高性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特种先进材料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防火阻燃材料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近五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450余项,累计到校科研经费超4.5亿元。发表SCI论文962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获授权专利306件,其中国际专利11件,41件专利成功转让。
一、申请专业/方向介绍
招生单位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 |
材料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 |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 |
材料工程--硕士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直博生 | 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 |
材料工程--直博生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金属材料特色研究方向:能源金属材料、高温合金材料、有色金属合金材料、材料基因工程、金属腐蚀与防护、先进封装材料与技术、先进表征技术等。
无机非金属材料特色研究方向: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电子陶瓷材料、光伏材料与器件、二次电池材料、热防护材料、人工智能材料等。
高分子材料特色研究方向:能源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防火阻燃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涂层材料、多孔高分子材料等。
生物材料特色研究方向:组织器官再生与修复材料、生物医学检测诊断材料、药物载体与可控释放材料、功能/智能生物材料、生物仿生材料等。
二、申请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诚实守信,学风端正,身心健康,不存在任何有违学术道德、专业伦理等行为。
3.普通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学术研究兴趣浓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培养潜质。
4.有望取得本科所在学校的推荐免试生资格。
5.英语水平良好,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成绩425分及以上或达到其他与之相当的外语水平。
三、申请程序
(一)申请流程
1.2025年8月1日至2025年8月20日,申请人可登录厦门大学推免生管理系统(https://ssyjsbm.xmu.edu.cn/),填写有关信息、提交预报名申请并上传附件材料,上传附件材料后表示报名申请成功。
2.待教育部开通“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后,所有申请我院,且通过我院考核并取得所在学校推免资格的考生须在教育部系统中进行报名确认,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接收、确认我校复试及待录取通知等网上录取程序,否则申请视为无效。
(二)申请材料
申请人应提交以下书面申请材料:
1.《厦门大学2026年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申请表》(通过厦门大学推免生管理系统生成并打印)。
2.两位副教授及以上专家的推荐信。
3.本科阶段成绩单原件1份(含学业排名证明,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所在院系公章)。
4.外语水平证明或外语资格考试成绩单原件。
5.能够体现自身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代表性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原创性工作成果等其它材料。有学术科研成果(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或承担的课题等)和获奖证书者,请提供扫描件。
6.身份证原件。
7.学生证原件。
请将以上材料按照1-7项顺序整理成一个PDF文件(不超过10M)上传报名系统。
四、其他事项
1.系统中可报名专业如有变化,以教育部公布的我校2026年研究生推免招生专业目录为准,最终录取专业以教育部推免系统中录取确认为准。
2.申请人应保证填报信息、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于提供虚假报考信息或不符合申请条件的考生,一经查实,即取消考核资格、拟录取资格或入学资格等。
3.我院将根据学科特点和相应培养要求,结合申请人的报名信息进行综合评估,择优确定入围考核名单。入围考核通知拟通过邮件发送。收到通知的申请人根据我院安排参加考核,未入围考核的申请人不再另行通知。
4.具体考核时间和安排另行通知。
5.未尽事宜按上级部门和学校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五、联系方式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 许老师
电话:0592-2181202
邮箱:clzs@xmu.edu.cn
学院网站: https://cm.xmu.edu.cn/